行業新聞 2017.03.27
〖★肢殘代表李丕鈞:提高殘疾人補助標準★〗
和往年一樣,全國政協委員李丕鈞今年也格外關注殘疾人的問題。
“殘疾人(ren)是(shi)社會上處于弱勢(shi)地位的(de)(de)一(yi)個特殊(shu)群體,尤(you)其是(shi)重度殘疾人(ren),他(ta)們不僅要(yao)忍受(shou)身體、精(jing)神(shen)的(de)(de)痛(tong)苦(ku),而(er)且還面臨著(zhu)因散失(shi)勞動力(li)而(er)經濟拮據生活(huo)艱難的(de)(de)現實,十分需要(yao)全社會高度關注和關愛”,李丕鈞說。
“我(wo)在(zai)參與調研的(de)(de)時候發(fa)(fa)現(xian),各地在(zai)發(fa)(fa)放國(guo)家給重度殘疾人發(fa)(fa)放的(de)(de)兩(liang)項補貼時的(de)(de)標準不(bu)一。”3月4日,全國(guo)政協(xie)委員李丕鈞在(zai)社(she)會福利和社(she)會保(bao)障界別(bie)小(xiao)組討論(lun)時表示。
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這是保障殘疾人生存發展權益的重要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1年多時間以來,各地情況如何?李丕鈞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各地差異太大。“兩項補貼”中的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有的地方每月發放額度高達700元,有的地方只有50元;生活補貼方面,各地每月發放額度最高為300元,最低也僅有50元。
“綜合來看,有的地方重度殘疾人每年領取的補貼不到1000元,這說明當地政府執行的標準太低,既然新農合醫保與城鎮居民醫保可以試試并軌,重度殘疾人‘兩項補貼’為何不能合并?”李丕鈞委員建議,本著務實的精神,國家層面可將“兩項補貼”合二為一,統籌起來,每月發放標準由財政“托底”,約為200元/月,這樣,重度殘疾人每年至少可領取補貼2400元,達到國家貧困線以上。
〖★聾人代表于兵:為殘疾人就業創業呼吁★〗
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聾人協會副主席于兵,因幼時的一場大病喪失了聽力,多年來他一直在為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在全國兩會這個協商議政大舞臺上,發出“聲音”。
連續三屆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于兵認真履職已有十五年時間,2003年,當他第一次接受這一神圣使命的時候,就向當年的全國政協大會提交了一份“增加電視字幕以照顧聾人朋友需要”的提案。此后多年,他連續提交這一提案,并堅持在各種場合積極呼吁,后來,改變真的發生了。在通過(guo)手語(yu)翻譯回顧(gu)自己這段(duan)履職(zhi)經歷(li)時,于兵頻頻豎起大拇指:“這個提案我感覺最滿(man)意,現在電(dian)視字(zi)(zi)幕好多(duo)都已經實(shi)現了字(zi)(zi)幕的轉化,無(wu)論中央臺(tai)還是地方(fang)臺(tai),都已經配加了字(zi)(zi)幕。”
“殘(can)疾(ji)人(ren)群(qun)體的(de)就(jiu)業(ye)創業(ye)是我最關注(zhu)的(de)。”于兵告(gao)訴記者,希望(wang)國家在促進殘(can)疾(ji)人(ren)群(qun)體就(jiu)業(ye)創業(ye)方面給(gei)予更多扶(fu)持,讓更多企(qi)業(ye)愿意接納殘(can)疾(ji)人(ren)就(jiu)業(ye)。
今年他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放開對聾人群體駕車的限制,推動各地積極推出服務聾人群體的駕駛培訓機構,并協助其取得相應的就業機會,讓聾人群體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社會職業地位、拓寬就業范圍。
今年我計劃在(zai)家鄉吉林帶領5到10名農村殘疾人就業創業,通過社會力量(liang)幫(bang)扶和開展(zhan)技(ji)能培訓,讓他們在(zai)種(zhong)植養殖業、服務業等領域有所發展(zhan)。
〖★“85后”壯族代表李欣蓉:推進融合教育★〗
李(li)欣(xin)蓉,壯族人,是(shi)一名“85后”全國人大代表(biao),廣西(xi)忻城縣人,曾經是(shi)一名大學(xue)生(sheng)村官,目前(qian)從事公(gong)益事業。
她今年提(ti)(ti)交建(jian)議,呼吁加強師資培養,提(ti)(ti)升所有(you)教(jiao)師融合教(jiao)育(yu)的專業能力。
融合教(jiao)(jiao)(jiao)育(yu)(yu)(inclusive education)也稱全(quan)納教(jiao)(jiao)(jiao)育(yu)(yu),旨在讓殘疾人教(jiao)(jiao)(jiao)育(yu)(yu)成(cheng)為普通教(jiao)(jiao)(jiao)育(yu)(yu)體系(xi)的有機組(zu)成(cheng)部(bu)分。
李欣蓉建議,改革提升師范院校師范生的課程體系,在教師資格證書考試中納入融合教育的知識內容。同時,她建議做好在職普通教師接受融合教育的繼續教育工作,要求普通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所有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一定學時的融合教育培訓。
〖★肢殘代表李莉:免除殘疾人學前和高等教育費用★〗
全國(guo)人大代(dai)表、黃石市(shi)殘聯主席(xi)團副主席(xi)李(li)莉(li),也是位肢體(ti)殘疾(ji)人,李(li)莉(li)1歲時,右腿(tui)不慎摔(shuai)斷,關節錯位,由(you)于拖得太久,留下嚴重后遺癥(zheng),導致她無法像健全人一樣行(xing)走。
作為一名來(lai)自基(ji)層的殘疾(ji)人(ren)代表(biao),自從(cong)李莉擔任本(ben)屆全國人(ren)大代表(biao)以(yi)來(lai),她的注意力就從(cong)未離開過(guo)這個特殊的群體。
3月4日李莉接受采訪時呼吁,盡快出臺免除殘疾人學前和高等教育費用政策,讓更多殘疾人兒童和青少年走進學前教育和高等大學教育之門。
“目前我(wo)國已實現(xian)義(yi)務教育全免費,但繁重(zhong)的經濟困難狀況(kuang)使(shi)得(de)大(da)多(duo)數殘疾人兒童和(he)青少年無法走進學前教育和(he)高等大(da)學教育之門。”李(li)莉說,學前教育和(he)各種(zhong)高等院校的昂貴費用(yong)讓殘疾人“望(wang)而卻步”。
她認為,要為每一個殘疾兒童創造高(gao)質量學(xue)前(qian)教育(yu)的機會(hui),能讓(rang)他們擺(bai)脫自(zi)卑,形成自(zi)信自(zi)強的信念;同時,也要讓(rang)殘疾人走進(jin)大學(xue)校園接受高(gao)等(deng)教育(yu),讓(rang)殘疾人更好(hao)更快地融入社會(hui),獨(du)立生活。
李莉建(jian)議(yi),盡快出臺全面免除殘疾人(ren)學前和高(gao)等(deng)教(jiao)育費用的政策(ce),以便于(yu)殘疾人(ren)真正實現自立,為國家(jia)(jia)和社會減負,乃至為國家(jia)(jia)建(jian)設做出貢獻!
〖★軍隊代表劉聯華:為殘疾軍人(警察)開通半價機票網購通道★〗
殘疾軍人(警察)購買民航半價優待機票,是國家法規賦予的權利。
軍(jun)隊人(ren)大代表、廣東省軍(jun)區原司令(ling)員劉聯華說,目(mu)前,殘疾軍(jun)人(ren)(警察)仍(reng)不(bu)能(neng)在網上購買(mai)(mai)和辦(ban)理(li)優待票,還(huan)必(bi)須(xu)到(dao)航(hang)空公司指定的(de)地點購買(mai)(mai),使他們需要付出比常人(ren)更多的(de)時間和精(jing)力,與(yu)國家的(de)優待殘疾軍(jun)人(ren)(警察)政策精(jing)神不(bu)相符。
民航(hang)部(bu)表示:之所以規定(ding)殘疾軍人(警察)必(bi)須到航(hang)空公司指定(ding)的地點購票(piao),主要是因為曾(ceng)有持假殘疾證(zheng)件購票(piao),為避免(mian)企業的經濟損失,采取(qu)了上述(shu)限制(zhi)措(cuo)施。”
劉聯華代表(biao)說(shuo),近年來(lai),民政(zheng)部(bu)門不(bu)斷加強(qiang)優(you)撫(fu)對象(xiang)人(ren)員數據的精(jing)細化管理(li),開發(fa)建設了全國(guo)聯網的優(you)撫(fu)信(xin)息管理(li)系(xi)統(tong)。民政(zheng)部(bu)還相繼在全國(guo)范圍內集(ji)中印制換發(fa)了新式殘(can)疾(ji)軍人(ren)證和傷殘(can)人(ren)民警察證,殘(can)疾(ji)軍人(ren)(警察)通過網絡(luo)購票(piao)、辦票(piao)的基(ji)礎條件已經完(wan)全具備(bei)。
他建議,民航系統借鑒鐵路部門的做法,參照殘疾軍人(警察)網上購買優待火車票的辦法,與民政部門協調開通殘疾軍人(警察)信息調用通道,在各航空公司網站的購票頁面專門設置殘疾軍人(警察)購票模塊,按照國家規定的優待政策為殘疾軍人(警察)提供便捷的網上購票和辦票服務。
?
(來源:道略殘障.小樂)
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屆,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殘疾人和老年人用品用具博覽會,也是世界第三大福祉博覽會。
2017年9月13-15日,福祉展(zhan)將(jiang)匯聚全球康(kang)復(fu)、輔具(ju)、養老(lao)、健(jian)康(kang)、福祉、殘疾人(ren)用(yong)品、老(lao)年(nian)人(ren)用(yong)品等產業的新技術、新應(ying)用(yong),引領產業未來發展(zhan),助(zhu)力企(qi)業開拓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