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xing)业(ye)新闻 2024.09.23
随着(zhe)国家(jia)和地方持续(xu)加大(da)科技助残(can)力度(du),一批高(gao)科技康(kang)复辅具技术及产品,帮助残(can)疾人克服身体障碍、提高(gao)生活质(zhi)量,为他们创(chuang)造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厦门做法,正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在前不久的“智能科技辅具产业国际交流对接会·厦门站”,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马文卿提到,厦门聚焦主责,紧跟时代,围绕几大关键推进残疾人康复辅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端口不断前移,推进辅具政策与时俱进;二是以高科技辅具为抓手,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三是打通渠道多向发力,扩大康复辅具影响力;四是借助产业协会平台,三方共振提升成果转化。
“ICF评估与训练系统- ASD”系统
为厦门孤独症儿童开展全面的功能评估
2022年底,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引进由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和南京特殊师范学院何侃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ICF评估与训练系统- ASD”系统, 对厦门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情况进行精准评估。
该系统基于ICF(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系统原理设计,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评估类目的筛选设计,根据评估情况智能分类儿童的功能优劣项。是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功能评估工具,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优化输出个性化训练计划。它从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多方面进行功能评估,帮助治疗师和康复教师全面、动态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功能发展状况和康复效果,更加精准地为孤独症儿童康复设置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更加科学的康复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有效解决了7岁及以上孤独症儿童在功能评估方面的难题,填补了学龄期及大龄孤独症儿童评估领域的空白。帮助健全了孤独症儿童教育科技评估认定机制,落实了国家对于孤独症服务领域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
护理床
让70多岁的刘阿婆,提高生活质量
70多岁的刘阿婆是一名(ming)重度残疾老人(ren),二十多年前因(yin)为突(tu)发脑血管疾病(bing)导致左侧肢(zhi)体偏瘫(tan)(tan),无力独立(li)行走(zou),后又二次中风,肢(zhi)体瘫(tan)(tan)痪情况更加严(yan)重,到现在肢(zhi)体关节萎缩,常年瘫(tan)(tan)痪在床;而子女在(zai)外打工,生活起居完全依靠年近(jin)八(ba)旬的老伴照(zhao)料。
厦门市残疾人(ren)康复中心(xin)(xin)的工作人(ren)员(yuan)上(shang)门入户进行(xing)辅(fu)(fu)具适配评估,根据刘阿婆的残疾程(cheng)度和需求,他们又将轮椅(yi)等辅(fu)(fu)具送(song)上(shang)门,康复中心(xin)(xin)工程(cheng)科工作人(ren)员(yuan)现场装(zhuang)配了(le)护理床,铺上(shang)了(le)防褥疮(chuang)垫,现场指导家属并演示(shi)辅(fu)(fu)具的使用(yong)方法、注(zhu)意(yi)事项等。
▲厦门(men)市残疾人(ren)康(kang)复中心工作人(ren)员正在组装护理床等辅具
经过精准适配,刘阿婆可以通过这些(xie)辅具(ju)提高生活的质量(liang)。刘阿婆眼含热泪,激(ji)动地说(shuo)道(dao):“好,真好!感谢党和(he)政府这么关(guan)心我们,我们很知足!”
智能导盲帽
让视障人士陈荣嘉,大胆独自出门
陈荣(rong)嘉是天生(sheng)视力障碍(ai),去(qu)年他作为首批试用者开始使用智能(neng)导盲帽(mao),现在陈荣(rong)嘉靠(kao)着它,已经(jing)可以大胆独自(zi)出门了。
这个智能导盲帽,在帽檐处安装(zhuang)有(you)摄像(xiang)头与红外(wai)感(gan)应,按(an)下(xia)按(an)键,就能实现物体识别,让视(shi)障人(ren)(ren)士(shi)能够了解前(qian)方的(de)景象。此外(wai),它还(hai)能通过(guo)后(hou)台助手,实时帮助视(shi)障人(ren)(ren)士(shi)指路、避(bi)障。
陈荣(rong)嘉提到,“现(xian)在拿(na)着帽(mao)子,一戴就出去了。现(xian)在出门跟(gen)健全人区别不是(shi)很大(da),就是(shi)速度的(de)问题,比如说你们可(ke)能5分(fen)钟(zhong)(zhong)搞定,那我可(ke)能要6分(fen)钟(zhong)(zhong),多(duo)你们一两(liang)分(fen)钟(zhong)(zhong)。”
低位助力车
让双下肢萎缩的林阿伯,可独立移动
50多岁的林阿伯(bo)家住厦门市同(tong)安区西柯镇,儿时患上小(xiao)儿麻痹(bi)症导致其(qi)双下肢萎缩、无法(fa)站立行(xing)(xing)走。他主要(yao)靠双手在地上爬行(xing)(xing)移(yi)动,在家中经营一(yi)家自行(xing)(xing)车维(wei)修铺养家糊(hu)口。
此前,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xin)工作人员来(lai)到他的家中,经过综合考量,决定为他配置一(yi)台低位助力(li)车(家用(yong))。
这是一种由(you)厦(sha)门市残疾人(ren)(ren)康复中心(xin)工作人(ren)(ren)员根据多年辅(fu)具适(shi)配经验、针对截(jie)瘫等(deng)残疾人(ren)(ren)自主(zhu)研(yan)发的辅(fu)助器(qi)具,曾荣获“东方杯”第三届全国(guo)残疾人(ren)(ren)辅(fu)助器(qi)具创新设计大赛实用型类三等(deng)奖,并申请了国(guo)家专利。
这种低位助(zhu)力车的(de)坐垫与地面的(de)距离只有(you)几十厘米,设置(zhi)手(shou)摇轮等传动装置(zhi)控制方向与移动。适配该辅助(zhu)器具后,林阿伯不必(bi)他(ta)人搀扶即可(ke)自行(xing)使(shi)用,且满足(zu)了他(ta)的(de)工作需(xu)要,方便维修。
这样的案(an)例,还(hai)有(you)很多,高科(ke)技康复辅具,真正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11月28日-30日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现场也将展示各类高科技辅具产品及技术,包括轮椅、代步车、助行器、福祉车、爬楼机、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脊柱及关节矫形器等,满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对日常生活的需求。
11月28日(ri)-30日(ri)
北京·国家会议中(zhong)心
来2024中国国际(ji)福祉博览(lan)会(hui)(hui)暨中国国际(ji)康(kang)复(fu)博览(lan)会(hui)(hui)
现场体验高科技(ji)康(kang)复辅具!
▲提前扫码预登记,尽(jin)享福祉好物!
图文来源:福建(jian)残(can)联、厦门市残(can)疾人联合会(hui)、特区新闻广场等